close

圖片1

要構成關係,首先要有機會見面,有機會合作,看見彼此的處事風格處事態度進而對彼此產生吸引力,再頻繁的互動後找機會確認自己與對方的態度,便開啟了緣分,雙方就像是兩隻歡快的小馬(A&B),在各自領域中耀眼,當然也可能因為外顯因素而一見鍾情,而後不斷自證彼此的心意。

當兩人的生涯軌道產生的交集,自我的軌道就會偏移,依據彼此做出相應的調整,有了共同的交集,在過程中彼此會對對方產生影響,並自我調整生活,以配合雙方的步調,磨合出彼心照不宣默契,這就是所謂的「磨合期」,許多伴侶都無法捱過如此波掏洶湧的時期。

在磨合期中期,生活不再有那麼多激素、多巴胺的催化,沒有在一起的怦然心動、分離時的焦慮難耐、更沒有欲求不得的激烈情緒,於此的動態關係中,總有其中之一或快或慢的情況發生,造成(A覺得)突然之間你(B)似乎越走越遠,此時兩人需要彼此協調、相互溝通,讓原先不同的兩匹馬兒有辦法共同生活,此時就會產生以下情況:

(A)焦急憂鬱煩惱,我(A)跟不上你(B)的步伐

版本一:

(1)A:我試圖套住你鎖定你

原先旗鼓相當的兩人,因其中一方先行可能造成另一方的壓力,「身為我怎麼可以被下去?」部分人會有一種「絕對不能輸」的心態在隱隱作祟,此情形不完全跟當事人所從事職位有關,但生活中就是存在一種人,在互動上下意識地想把和他互動的人「壓」下去,或許在職場中,如此的心態可讓自己在這都市叢林中不被淘汰,或是感到更安全點,但若不是從自己出發的改變,關係裡的結果往往事與願違,畢竟改變自己還是比改變他人容易一點

(2)B:我害怕、恐懼你,你把我當成了救命的稻草,因此我跑得更快更高更遠

被依靠、被綑綁的關係,往往是違背人性的。或許可以因一時的意亂情迷,暫且姑息了這份關係,但妥協的結果往往喚不回對方的同理,反而會教壞對方的「習慣」,「理所當然」的現象裡,通常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能有辦法自己向前的人,往往能轉換「恐懼」與「壓力」成為自己的動力。

(3)A:我努力、我在你身上堅持,你為什麼不能接受((憤怒/哀怨

「我這麼做不都是為了你?」這句話看似大愛實則是包裝過的自私,違反自利動機的愛是違反人性的,在和親密關係人相處,不知是否有人產生過「那你可否不要為了我?」「可否不要在我身上堅持?」的想法,這不是宣揚大家都自私自利,而是藉由利他有時能更好的利己,正是美好關係的作用。

(4)關係走向衰亡

版本二:

(1)A:我試圖套住你鎖定你

(2)B:好吧~我也累了,需要有個慢點又安全的港灣

關係退化但相對穩定

前提條件:

雙方都不會有「可惜、後悔、被環境氛圍所逼、和他人比較」的情緒,彼此調過並且滿意目前狀態與未來年度規劃。

小結

動態合作關係

圖片源自網路:多巴胺式愛情VS催產素式愛情

 

若能成功度過此時期的伴侶,便能成功進入下一段「真愛」關係裡,屬於催產素式愛情,彼此感到安定、穩定且踏實的關係。有人碰到感情問題時,總會預想「生娃」作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通靈式」的解決方法,例如:「生個娃,媽媽就會想帶孩子了」、「生個娃,老公就會更疼惜我了,因為我為他們家添丁」如此,不僅無法解決問題,更增加關係裡的怨懟,對雙方僅百害而無一利。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s. Sharon 的頭像
    Ms. Sharon

    Ms.Sharon之理想關係追尋記

    Ms. Shar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