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片1

                人生起起落落,多數人生活的苦悶,總想找方法來發洩、平衡,甚至是逃避,許多時候我們會覺得人生走到了盡頭,希望有救世主能拯救我們,眼前兩茫茫看不見希望。此時的我們弱小、無助,不知道何時才能離開這樣的處境?一個月?半年?一年?更擔心害怕這將是自己用久的狀態,這個時候我們最該做的不是積極的「有所作為」,而是積極的「休息」。

                  在《我願意》劇中,可以看到個角色在生活中所面臨的難題與挑戰,在「積極作為」中,逐漸迷失自我,成為「西格瑪教」的吸收對象,但實際的情況是他們之中,有不少人其實是被愛著,但因為自己的「執念」(一定要如何才代表愛,只關注自己生命中所缺失的部分)而讓自己走向悲劇。

                劇中的明星,因為資金斷流、因為不喜歡演藝圈的虛假偽裝,進而陷入西格瑪教的「甜蜜陷阱」中,他忽略平時對他照顧有加的經紀人,只專注的他缺憾的部分。而16歲有胎記的高中女孩,她的重心放在臉上的胎記、同儕的霸凌、父母長期的忽略,但她忘了她擁有良好的家境,可以供她學習音樂;忽略了在乎她的社團團員,只聚焦於她生命中的負面存在,近而走入猶如世外桃源的「西格瑪仙境」。失婚老師雖是在學校當輔導老師,但其心靈空虛且無自我,沒有自己的愛好與嚮往,宗教成了她最後的依靠,但事實是她從來沒看到來自兒女的溫暖與陪伴,她對婚變的另一半仍存有很深的情緒,仍在為一個不愛她的伴侶守貞。

                上述的他們如同你我身邊的同事、朋友,明星缺失真誠、高中女生缺失陪伴、失婚輔導老師缺乏自我、三寶媽需要休息在片中最幸運也是最有愛的能力的角色是女檢察官的兒子,他明白愛的真義,是付出、是接受、是在為與不為間有自己的判斷、是我看見你的不安與迷惘,我仍願意接納。或許我們現實生活中沒有向詹檢兒子那樣的朋友,能在我們陷入困頓時拉我們一把,至少不在他人困難時推人入火坑,行有餘力時讓自己成為詹明耀,成為他人耀眼的存在。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s. Sharon 的頭像
    Ms. Sharon

    Ms.Sharon之理想關係追尋記

    Ms. Shar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